8月16日,在珠海市南屏镇北山社区杨氏大宗祠的门前广场上,随着震天的锣鼓声,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以龙狮点睛及采青表演拉开了“红色薪火传武脉·龙腾狮跃耀北山”暨胜利龙狮团80周年纪念庆祝活动的序幕。现场只见祥龙翻腾、醒狮齐舞,北山村民杨健一手举龙珠上下左右挥舞A策略,引领一条50米的长龙蜿蜒而行;村民杨剑威手执龙头,胳膊上的腱子肉块块分明。80年前,在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硝烟中,北山村将村里的醒狮队取名“胜利”,敲响了那激动人心的胜利锣鼓。如今穿越80年的历史云烟,北山的一代代村民接过胜利醒狮队的龙头狮头和锣鼓,让龙狮之魂继续祈福护佑着百年古村,让铭记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锣鼓声,继续响彻在珠海南屏北山村的上空。
<01>
纪念抗战胜利
北山胜利醒狮队横空出世
北山龙狮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属于南狮文化(即广东狮)一脉。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龙狮文化承载着祈福祛灾的社会功能,在建村已有近八百年历史的北山村,醒狮文化成为北山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为庆祝这一普天同庆的日子,珠海南屏北山村决定把本村的醒狮队取名为“北山胜利醒狮队”,后更名为“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
展开剩余89%据村里的老人回忆,当年的北山胜利醒狮队人才济济,声名远播,仅队员就有七八十人。1948年澳门政府为庆祝葡国萨拉沙博士就任葡国政府要员二十周年,特邀请“北山胜利醒狮队”前往澳门参加庆祝活动。期间北山胜利醒狮队一行上百人,浩浩荡荡高举帅旗,敲打着锣鼓,引领着硕大且威武的金龙在澳门的街道上游行助庆,盛况空前,围观人群无数。“当时的龙头有差不多一人高,需要几个年轻人才能舞动,我们的龙身也是需要到澳门后才一节节地组装起来。”94岁的杨耀全老人回忆说。“我那时才13岁,跟着队伍负责打锣。”据了解,在澳门表演后北山胜利醒狮队拍下了全体大合照,杨耀全是合照中至今所知的唯一健在的长者。
北山金龙参加庆祝葡国萨拉博士就任廿周年纪念 摄于1948年(民国37年)4月27日
解放后,由于各种原因,北山醒狮文化曾一度走向低潮,但从未中断。1964年北山胜利醒狮队在南屏公社的醒狮比赛中一举夺魁。对于北山村村民来说,每年最具特色的节庆活动莫过于春节期间的醒狮和舞龙表演。醒狮队从大年初一早上就开始在村内舞狮走街串巷,村内的小孩只要听到锣鼓声,就会立刻奔向狮队,兴高采烈地一路尾随。村内需要醒狮助兴的家庭,只需在门前用长竹杆挂起一条“青”,狮队就会前来醒狮采青。“那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所以大家都非常喜欢看舞龙狮,而且因为有了舞龙狮村里才热闹非凡,才让人觉得有了过年的气氛。”北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荣誉会长杨成杰回忆说。杨成杰12岁时就和弟弟一起参加了醒狮队,学习扎马步、打七星鼓,寒暑假更是每天都要进行训练。“我们那时候练习的鼓是用青蛙皮晾干后做的,虽然简陋,但热情依然很高。”杨成杰说。虽然后来成为北山居委会主任、社区党委书记,但杨成杰现在依然能打出铿锵的醒狮锣鼓点,那是童年最难忘的学艺经历,也是关于北山醒狮最欢乐最自豪的记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山胜利醒狮队不断得到港澳同胞乡亲的捐赠,得以购买舞狮道具服装等。北山村一位在香港工作的乡亲鲍金浩,虽然工资并不十分富裕,却每年为北山村醒狮队购买一个新狮头,给队员每人一身新运动服,从1984年一直坚持到1992年,每年赞助狮队1.5万港币。这在当时吸引了很多青少年加入醒狮队,学习功夫和锣鼓,为醒狮队培养了一批年轻力量。“鲍金浩的岳父是北山醒狮队的老队员杨训括,所以他也对龙狮文化很有研究。他说在香港看到舞龙狮,就想起了小时候北山村过年时的热闹景象,所以他希望家乡的醒狮队能坚持下去。”杨成杰介绍说。
<02>
传承蔡李佛功夫A策略
光大龙狮传统技艺
在庆祝北山胜利龙狮团成立80年的活动现场,共有来自澳门、中山、鹤山、斗门等地的龙狮团体参与,其中来自澳门的龙狮武术团体就有7个。北山胜利醒狮队从成立那天起,就与港澳龙狮文化有着血脉相连的缘分,并在多年的岁月长河里,无论是在蔡李佛拳功夫的修练,还是龙狮传统套路技艺的保护提高等方面,都在双方密切的往来交流中,得到不断的融合传承和发展。“港澳的龙狮文化一直十分兴盛,传统的中国武术也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所以我们醒狮队是在与澳门同行的学习交流中,重新回归功夫和龙狮传统技艺,为北山的龙狮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生机。”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总教头伍建威告诉记者。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总教头 伍建威
2015年,在北山社区党委的倡议和支持下,北山村民伍建威、杨剑威、杨健一等一批对醒狮文化有兴趣的年轻人,在北山杨氏大宗祠再次组建起“北山胜利醒狮队”。由于没有正式的师父带,北山醒狮队在一段时间里出现断层衰败现象。面对现状,对醒狮队有着特殊情感的伍建威决心重拾当年外公的蔡李佛拳功夫,把传统醒狮套路练起来。
伍建威的外公杨训橙的家族兄弟几人都是练武出身,杨训橙的师父杨猛长更是北山醒狮队的总教头,爷爷也是舞龙队员。伍建威从小跟着外公学功夫和打鼓,十岁就跟着醒狮队表演耍狮头,有着扎实的武术根底。2018年,在澳门工作的伍建威拜师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的方长春学习蔡李佛的刀枪棍拳,同时学习澳门龙狮文化的传统精髓。近年来北山醒狮队一方面坚持传承北山传统醒狮套路,一方面增加了蔡李佛武术拳种,以传统武术功夫蔡李佛拳为基础,对北山的龙狮套路技法进行了系统复原完善以及创新提高,让北山的龙狮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更加生机勃勃的新面貌。“我们的龙狮表演更注重它的精气神,那就是要舞得漂亮,要有一种少年的劲头。在醒狮动作的设计上,我们更加注重神态的演绎,而不是过度炫技,比如灵蛇献宝猪笼入水、蜈蚣采青等,都是在传达一种神意。”总教头伍建威介绍说。
近年来,伍建威还利用业余时间开办蔡李佛拳和龙狮文化培训班,培养了一批新生力量。看到十几岁的孩子们重新练起蔡李佛拳和醒狮套路,今年已经88岁、北山胜利醒狮队队员杨平光十分感慨,他告诉记者,当年自己只有13岁,就跟着师父开始学武,因为学习蔡李佛拳是醒狮队队员的基本功,蔡李佛拳刚柔并济,最能满足舞狮舞龙的扎马步和上下跳跃的功夫需求。2019年北山胜利醒狮队正式更名为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
图为 北山胜利醒狮队队员杨戊田
图为 北山胜利醒狮队队员杨平光、杨耀全为狮头点睛
经过几年的艰苦训练和不懈努力,北山胜利醒狮队的规模与水准日渐恢复,在北山每年的新春贺岁、千叟宴、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活动中重现龙狮英姿。在2018年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上,伍建威以蔡李佛传统拳种荣获金奖;在香洲杯“武英狮王争霸”上,北山醒狮队荣获最受关注的金奖和“人气王”,至此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重振父辈留下的龙狮威名。从2019年至今,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相继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统武术大赛、珠海市民健身运动会上,夺得金奖等数十种奖项,声名远播,成为珠海市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参与香洲区第四届武术文化节“武英狮王争霸赛”上荣获金奖与“人气王”
<03>
珠澳龙狮文化交流融合
龙狮再腾飞 英雄出少年
近年来,在南屏镇、北山社区与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获得了一定的经费支持,购买了金龙、狮头和锣鼓等道具,从而推动龙狮团坚持在传承中发展,于创新中前行。自2015年首次系统招募新生力量以来,龙狮团依托专业师资与完善训练条件,已培养十余名专业舞狮队员。2022年起,在南屏镇大力支持下启动“薪火传承计划”,面向社会举办醒狮、武术培训班与非遗技艺展演、龙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百余场,惠及居民群众百余人,让醒狮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多的年轻人心中生根发芽。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开展“薪火传承计划”
如今在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聚集了一批热爱龙狮文化的年轻人,他们中有北山人,也有珠海其他社区的居民。胜利龙狮团的服装和logo设计,出自北山年轻的设计师杨景生之手,他说,这么多年大家一起做好振兴龙狮文化这件事情,让他感觉很有意义。在80周年庆活动中,读大二的郑嘉雄演狮头、20岁的钟俊翔扮狮尾,伍建威告诉记者,他们都是当年一起被拉进来玩的北山小兄弟,如今已经能独立表演醒狮节目了。现在龙狮团成员伍建威、杨健一、杨伟达的儿女也都成了龙狮队的小队员。现在已经是狮队教练的杨伟沂当年也才20岁左右,回忆起十年时间里训练醒狮功夫时吃的苦,杨伟沂说不记得摔下来多少次,但每次都要硬着头皮上。“每次在杨氏大宗祠练功夫,我就会想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杨氏大宗祠,我们是否也应该为这座宗祠留下点什么。”杨伟沂说。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成员在杨氏大宗祠内开展日常训练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成员在杨氏大宗祠内开展日常训练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设计的logo与文创产品
近年来,北山胜利龙狮团进一步投身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澳门、佛山、中山、鹤山、斗门等地的龙狮团体保持常态交流,博采众长,为北山龙狮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多年来,因为蔡李佛拳的师承关系,北山胜利龙狮团与澳门各龙狮团体建立起了亲密合作关系。近年来先后参加了澳门武林群英会、第一届第二届世界龙狮节澳门站、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庆祝廿五周年系列活动、澳门百万行慈善活动、澳门柿山结义堂一百周年华诞活动等,还邀请澳门鸿威文娱体育会来到北山杨氏大宗祠举办武术狮艺交流晚会活动等,从而开阔了眼界,为珠澳龙狮文化交流谱写了新篇章。
图为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中心村委龙狮团到北山进行交流,伍建威为小队员们授课
在杨氏大宗祠蔡李佛胜利龙狮团活动室里,一张放大的黑白高清照片格外引人注目,那是1948年北山胜利醒狮队受邀前往澳门表演后的大合照,有近百名北山村民。那时正是醒狮队的鼎盛时期,队员功夫在身兵强马壮。在2025年8月16日北山胜利龙狮团庆祝成立80周年活动现场,舞动50米长金龙的21名队员,全部是当年合照中醒狮队队员的后代。只有手执龙头的杨剑威的父辈没有在合照中,因为家族的人都去干革命了,杨剑威的大伯正是革命先驱杨匏安。
图为 1948年北山胜利醒狮队受邀前往澳门表演
图为 北山蔡李佛胜利龙狮团队员杨剑威手执龙头
当金龙再度翻腾舞动的时候,百年时光在北山一代代龙狮队员的身上完成了血脉传承A策略,历史的记忆重现,先辈的梦想与荣光从黑白照片变成了今天的万丈光芒。
发布于:广东省配查信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